T46 不生氣也能教出好寶貝:與孩子有效溝通的48個練習

數量

簡介

+
本書內容包括 媽媽該如何控制心中煩躁和怒氣的方法+舉例說明 令人惱怒的情況下,有效教導孩子的溝通方式 讓媽媽不抓狂、不暴怒,從容教出乖寶貝! 孩子不肯收拾東西、做事情老是拖拖拉拉、特地做的飯菜卻連一口也不吃……育兒過程中,總是會出現令媽媽忍不住爆氣的狀況。不過,流於情緒的責備、怒罵常常會讓孩子更加哭鬧,媽媽事後往往也會懊悔不已。 本書列舉出48種容易讓媽媽情緒失控的情境,由專家提出適當的應對方式,包括該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,如何和孩子溝通才能正確地傳達想法,並藉由溝通教導孩子正確的觀念問題、處理問題的方法,以期達到「快樂教養」的目的。 孩子不是罵不得,而是要用對方法! 斥責孩子的基本觀念 ①對事不對人 教訓孩子時請針對「行為」本身發出斥責。 ②從未來觀點出發就事論事 不妨提問應該怎麼做才好,讓孩子自己思考。 ③不以主觀意見論斷 這種斥責方式只會讓孩子覺得莫名其妙而心生反抗,無助於改善問題。 ④說話內容鎖定單一重點 請提醒自己,斥責孩子時應該「只針對當下的狀況」。 ⑤訓斥時態度要嚴肅堅毅 稍微彎下身子配合孩子的視線高度,並仔細注視孩子的雙眼,然後以溫和但堅定的口吻明確地說明。 ⑥開門見山不拐彎抹角 斥責孩子時,應該選擇他們聽得懂的詞彙,開門見山地提出「要求」。 ⑦仔細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 隨著孩子的年齡與理解程度不同,適切的斥責方式也會有所變化。 本書特色 ★提供對策,讓媽媽掌握與怒氣和平相處的方法 從什麼是憤怒、造成憤怒的原因、如何與怒氣共處的方法一一清楚說明,讓媽媽明白生氣並非不好的事,只要正視與了解自己生氣的理由,就能知道該如何與怒氣打交道。 ★搭配插畫,列出48種孩子的傷腦筋舉止,提供NG與OK的溝通範例 自己無法起床、在家搞破壞、不肯向人道謝……育兒過程中總是問題百出,為了避免與孩子怒氣相對,針對每種情況列出NG與OK的溝通範例,讓媽媽找到最適當的溝通法

你可能感興趣的商品